秋意渐浓,情谊更暖。10月18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归客——校友们。他们怀着对母校的眷恋,重归校园,共话发展。
校友们此行首先参加了学校的校友联谊会议,会后在我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山东省章丘区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协调创新中心、百度实验室、边缘计算实验室、视觉识别实验室。实验室内先进的科技设备和前沿的大数据技术让校友们赞叹不已。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对传统教学的赋能,为我院的与时俱进感到骄傲和自豪。
随后,一行人在504会议室,举行了温馨而热烈的座谈会。座谈会由我院院长刘学、党总支书记王红、管理干部、教师代表一同出席,会议由团总支书记李海彬主持。
刘学代表学院对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近况、专业定位、发展方向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校友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和事业发展最可依靠的力量,学校将进一步搭建校友与学院联络互动平台。学院将聚焦发挥学科优势,建强“校友——学院——区域”发展共同体,携手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希望各位校友与母校保持紧密联系,共助学院谱写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会上,高传贵、修卫涛、陈开来、王东晓、王绪华等校友分别发言。
高传贵依据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选择大于努力”。他同时强调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并祝福所有师生都能步步登高。
修卫涛回忆求学年代,刘学老师那时有着乌黑的头发和瘦高的身材,但在如今的银发形象里看到了岁月的痕迹,引发了现场阵阵欢笑。他结合公司现状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新视觉的发展方向,并希望学生尽最大努力把握一切机会,与时代同向而行。
王东晓指出,计算机专业与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在未来仍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王绪华在发言中指出当年班主任王红老师要求其树立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其受益终身,并希望学生着重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建议学生尽早明确自身定位,秉持“先谋而后动”的理念,坚持锻炼,热爱阅读。
陈开来表示毕业并不代表学业的结束,而是新阶段的开始,鼓励学生勇敢追梦,青春不留遗憾。
张秀峦结合自身在校期间的媒体特长,以媒体人的视角出发,抒发了回校的激动之情,动情的讲到“忆泉城,最忆是山电”,鼓励学生心中有温暖,脚下有力量。校友们都纷纷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在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为学院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并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王红向校友们总结了学院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同时对校友们长期以来给予学院的关注与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她期望校友们能够进一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实习岗位,并为学科建设积极建言、精准把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校友们携手共进。她衷心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今后能贡献更多的校友智慧与校友力量。
座谈会结束,大家身着文化衫合影留念,定格了一段愉快的记忆并期许美好的未来。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学院与校友间的联系与交流,加强了校友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搭建校友平台,广泛凝聚校友力量,积蓄发展动能,多维度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图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