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产蝉辫;为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积极响应人民网联合教育部职成司共同推出的“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活动号召,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10月25日在2103室开展“职教学生读党报”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组织部副部长尹卓诵读了党报内容——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长征精神。他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将党报中的文字化为生动的画面,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在长征路途中克服艰难险阻的英勇与无畏,在党的引领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其中蕴含的长征精神。
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长征精神
(2024年08月27日)
今年暑期,位于甘肃省会宁县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迎来了一群参观者。400余名师生着装统一、列队整齐,组成3个分队,前来参加一场由甘肃省委教育工委、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
建于1996年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是师生们到达的第一站。这里利用山形地势,以微缩的形式修建了长征路上的多处地标。“为了让师生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我们邀请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甘肃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焦鹏宁说,活动中同时穿插开展微思政课,一边走、一边讲、一边听,进行情景式教学,让长征精神更加真切可感。
&苍产蝉辫;“重温革命历史、追寻先辈足迹,这个暑假变得很有意义。”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思政课,会宁县第五中学高二学生张志翔感到很有收获。活动全程12公里,山间坡陡路窄。行至半程,就有学生气喘吁吁,但没有一个学生喊苦喊累。
&苍产蝉辫;“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行进中,不知是谁开始唱起歌来,随后歌声传遍整支队伍,越唱越有劲、越唱越响亮。
&苍产蝉辫;“行走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宜与坚持。”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赖发珊说,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更加坚定了她追求理想的脚步。
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3支分队如期在桃花山集结点会合。“这次活动让学生感受鲜活的历史现场,让思政课变得接地气。”参加思政课讲授的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韩璐说。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郑钰表示,甘肃省将把“行走的思政课”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方式,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教学,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苍产蝉辫;活动现场,同学们认真观看了相关视频,阅读了相关文章,直观感受到红军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
&苍产蝉辫;会议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表达观点,纷纷畅谈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冯钟浩同学表示整个长征过程中,不同部队之间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军民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正是有了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才使得长征最终取得了胜利。它告诉我们,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唯有携手并进才能创造奇迹。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姚浩同学表示许多英勇无畏的将士为了保护战友的安全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了共产党人甘愿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伟大情怀。
游鸿羽同学从中领悟到了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他们坚信只有跟随党的领导,才能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正是这种崇高的理想追求,赋予了无数革命者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此次“职教学生读党报”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让同学们在阅读和交流中深刻领悟了党的路线,党的方针,党的策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长征精神”都将作为一座丰碑永远矗立于中华儿女心中,指引着我们每位同学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图文:孙明辉 赵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