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座谈会暨产业带电商创新研讨会,以“数实融合、两业融合、产教融合”为核心议题,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电商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会议的召开及相关实践,为全国互联网产物定制开发与数字商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深化资源整合、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会议作为全国电商行指委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宣贯及片区会议的重要组成,由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承办,汇聚了山东省92所院校和14家行业公司的200余名代表。会上披露,山东省已有97所高校开设191个高职专科电子商务类专业点,总量居全国第叁,展现出电商职业教育在山东的蓬勃态势。这与共同体所倡导的“以产业需求牵引教育供给,以教育创新反哺产业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庞大的专业布局为数字商务领域输送了坚实的人才储备,而产业的快速发展又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这种良性互动正是“产教融合”的生动体现。
会议明确,电子商务类专业需立足“数实融合”“两业融合”,将专业建构逻辑从“人、货、场”升级为“产、供、消”,通过课程创新带动教师发展,实现系统性改革。这一方向与共同体聚焦的“互联网产物定制开发”核心能力相辅相成:互联网产物定制开发需以流通价值链的“产、供、消”为底层逻辑,而数字商务的高效运转也依赖于定制化产物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响应。共同体认为,专业逻辑的升级将推动电商人才具备更强的“数字赋能”思维,为互联网产物定制开发与数字商务的深度融合奠定人才基础。
会上多项合作签约更是“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地。全国电商行指委与多所院校、公司签署的专业共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等协议,以及全国农旅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发起单位签约,印证了“政行企校”协同的可行性。这与共同体致力于整合全国互联网产物定制开发资源、链接数字商务产业链各环节的目标一致。共同体将积极借鉴此类合作模式,推动成员单位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例如联合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定制化课程、共建兼具产物开发与商务实践功能的实训基地,让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真实场景。
全国电商行指委“一省一策”的片区会机制,以及山东将聚焦特色产业带需求、打造可复制的“山东方案”的规划,为共同体的区域化服务提供了思路。共同体将结合各地产业带特色,如山东的农旅、制造业等,联动当地院校与公司,定制化开发适配产业带的互联网产物及数字商务解决方案,同时推动形成“产业需求—人才培养—产物创新—市场拓展”的闭环生态。
未来,全国互联网产物定制开发与数字商务共同体将以此次山东片区会议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数实融合、两业融合、产教融合”实践。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产物开发、数字商务、教育资源,推动成员单位在课程共建、人才共育、技术共研、市场共拓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更多地区形成适配本地特色的电商发展模式,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