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色记忆口述史:聆听前辈岁月回响 传承奋斗精神火种
7月7日,“智飞未来”服务队走访老党员杨玉秋老人家中。老人望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回忆起往昔缺粮少衣的艰苦岁月:“如今顿顿白米饭,四季新衣不愁,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他反复叮嘱同学们珍惜当下,将奋斗精神融入青春实践。随后,服务队拜访了“心红志坚五姐妹”成员杨奶奶,她讲述了五姐妹青年时代战天斗地、开荒创业的历程,深刻诠释了杨柳雪精神中“艰苦奋斗、团结奉献”的内核。老人们质朴地讲述如时光棱镜,既折射出村落发展的历史脉络,更以殷切期望点燃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此次口述史采集,让队员们在先辈视角中触摸精神根脉,让杨柳雪精神在青春接力中焕发新生。
二、文创为桥连古今:激光雕刻定格岁月印记 创新表达活化红色记忆
服务队将口述史中的感动与震撼转化为文创创作动力,运用激光雕刻技术打造专属文化作品:雕刻着老党员肖像的纪念摆件,以金属质感定格奋斗瞬间;印着“五姐妹”创业场景的帆布文创袋,让历史印记融入日常生活。当队员们将这些融合科技与情怀的作品送到老人手中时,泛黄的记忆以崭新形式得以留存。此举不仅以创新载体传承乡村精神财富,更探索出“红色文化+文创产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历史故事从口述传承走向可触可感的实体化传播。
叁、数字赋能治理升级:智慧引擎驱动党群服务青春力量焕新乡村政务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队以专业技能为村务治理注入科技活力:对历年文件进行分类编码、电子化录入,构建标准化档案管理系统;针对老旧办公区域开展修缮改造,同步升级硬件设施。队员们还运用数据处理技术搭建村务信息数据库,实现政策文件、民生记录等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此次行动不仅让办公环境焕然一新,更通过“档案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双轮驱动,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筑牢数字根基,让政务服务在科技赋能中迈向高效化、便捷化。
(图/文:辛德平 李汶轩 张雨洁)